2018年10月26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亚文、张文雄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他们分别作了题为《氧化铈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化学及其碳一催化性质》和《稀土金属杂环化学》的学术报告。材料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共计20余人在津南校区材料学院236聆听了报告。
张文雄教授主要介绍了金属有机杂环化合物是许多金属参与或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关键中间体,在金属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动了合成化学及相关领域的迅速发展,研究表明了稀土金属杂环具有不同于其他主族和过渡金属杂环的特殊反应性。报告引起了与会师生的浓厚兴趣,会后与张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第二场做报告的张亚文教授,是我们中心执行主任杜亚平老师在北京大学博士期间的导师之一,报告由杜老师全程主持,杜老师首先对张老师在博士期间给与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和感激,张教授主要介绍了氧化铈基纳米材料在与碳一分子转化相关的能源转化、环境修复、精细有机合成等领域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全场座无虚席与会师生非常积极的参与了报告之后的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报告人简介:
张文雄,现为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奖,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研究兴趣涉及到稀土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学,晶体学,有机合成化学和有机膦化学。一直坚持“基于机理和金属有机活性中间体的合成化学”研究理念,围绕稀土金属催化剂或试剂参与的新反应化学,构建不同的含氮或磷杂环化合物。在Chem.Rev.,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Ed.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10项。
张亚文,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主要从事稀土-贵金属纳米材料化学及其催化功能的基础研究,在稀土和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液相可控制备、组装及性质的构效关系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申请者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30多篇(包括11篇J. Am. Chem. Soc.和2篇Angew.Chem. Int. Ed.论文),总被他引超一万余次,H因子为52。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以第二完成人先后在2010年和2011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一项(项目名称:“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应邀担任《化学学报》编委以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还于2014-2017年连续被选入爱思唯尔化学组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录。